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在沪高校师生宗教渗透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4-06-01 22:29:56
在沪高校师生宗教渗透调查与分析[本文共5922字]

在沪高校师生宗教渗透调查与分析

摘要: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前沿阵地。近年来,宗教势力在高校内进行宗教渗透越发频繁,严重危害校园安全稳定及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一些宗教团体通过外籍人士、慈善组织、互联网媒介、地下组织等对高校师生进行传教活动。上海高校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状况,成为宗教势力渗透的桥头堡。因此,上海地区高校师生信仰宗教的人数占有一定比重,并具有其特殊性。基于此,本研究以在沪5所高校学生与青年教师为对象,调研上海地区高校宗教传播的基本情况。并在实证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上海地区高校师生群体中宗教传播的特点及渗透程度,同时为防范宗教势力的进一步渗透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上海;高校师生;宗教意识形态;宗教渗透

一、在沪高校师生宗教渗透状况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以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5所不同层次高校的青年教师、本、专科生为调研对象。在随机原则下进行抽样调查。以问卷调查为主,辅以半结构化面谈的方式,并通过微信群、QQ 群、电子邮箱等网络媒介来收集相关研究的第一手资料,以确保资料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此次研究累计发放问卷1500 份,收回有效问卷1250 份(其中有教职员工310份,占总数24.8%;学生940份,占总数的75.2%)。男女比例为38.7%和61.3%。其中,学生样本中,大一学生占46.2%,大二学生占42.4%,大三学生占8.4%,大四学生占3%;学科专业涉及文科(58%)、理科(17%)、工科(9%)、管理类(13%)、农学(3%)等5个学科;调查对象中党员和共青团员占72.6%,共682人,其中党员学生占10.2%;此外,城镇户籍的学生占57%,农村户籍的学生占43%。总的来说,此次调查涉猎的范围广阔,类型不一,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一定程度上能较为真实的反映上海地区高校师生群体中的宗教传播状况。此次调研的基本信息和分析如下:

一、高校师生信教人数占有一定比例。在“是否有宗教信仰”的选项中,有明确宗教信仰的青年教师有9人,占教师总数的3%,其中基督教占1.3%,佛教占0.6%,其他类型宗教占0.3%;学生有56人,占学生总数的6%,其中基督教占3.2%,佛教占1.3%,其他类型宗教占0.4%;不信教但对宗教比较好奇的学生240人,占学生总数的25.5%。其中,大一学生的比例高达34%。调查显示,在沪高校中,大学生信教的倾向性还是比较强烈的,尤其是在新生群体中有着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宗教信仰倾向,如果不加以有效引导,那么在未来,这些新生很有可能会形成一个宗教信仰的团体,他们对自己周边人群的辐射与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二、部分师生对宗教缺乏明确的认识。在有关“宗教能给人带来什么”的调查中,选择“充当精神依托”的青年教师有147人,占教师总数的47.4%;选“充当精神依托”的学生有204人,占学生总数的21.7%,认为“不利于现实生活”的有学生310人,占学生总数的32.9%,认为“没有任何影响”的有358人,占学生总数的38%,认为“可使学业事业顺利”的有68 人,占学生总数的7.2%。其中认为“没有任何影响”的最多,这些学生认为宗教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宗教所宣扬的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能促进社会和谐,另一方面宗教中有关来世、神权、绝对真理等观点,不利于人们面对当下的工作与生活。

三、师生对宗教渗透的抵御能力不强。青年教师中选择“对宗教比较好奇,想接触”的有53人,占教师总数的17.1%;学生中选择“参加过宗教活动”的为108人,占11.4%,定期参加的28人,占2.9%。由此可见,高校师生对于宗教渗透所应该具备的防御能力还是比较薄弱的,宗教意识形态在高校中仍然存在较为宽厚的渗透土壤和空间。

二、在沪高校师生宗教渗透状况调查的数据分析

1.上海地区宗教渗透的传播途径

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940名大学生中,有167名学生曾不同程度地接触过传教,占学生总数的17.7%。高校宗教渗透和学生接触传教活动主要为以下几种:

第一,受家庭影响和民族影响接触宗教。此类大学生为89名,大多数是少数民族学生。占所有接触传教大学生总数的53.2%。因为有的少数民族全民信仰宗教,这类受到家庭和民族影响较大。

第二,校园传教。在167名曾经接触过传教的学生中,有35名学生是在校园中接触的,占接触传教活动学生总人数的20.9%。校园中宗教传播的途径主要是同学介绍、男女朋友影响、室友影响、社会人士进校活动等,尤其是一些学校不禁止外校社会人士入内。由此可见,校园传教活动还是比较频繁的,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当然,也有一些外籍人士利用自己的身份进行传教。在选项“在大学校园里曾遇到哪些向你传教的人员?”中,有14名教师和60多位学生选择“外籍教师和学生”。事实上,一些高校的外籍教师与留学生常常通过学术讲座、授课、口语交流等形式,有目的性地向学生们灌输宗教意识形态,传播宗教教义与观念,使得高校学生对宗教由好奇变成极其感兴趣之后,再向他们宣传宗教的核心价值观,进而将其囊括为自己的一份子。当然,也有一些宗教人士打着慈善的旗号进行传教。一些宗教组织和传教人员,通过向经济困难的学生进行经济资助,变相的在校园内组织扶贫、助残等慈善小组,以此来博得这些学生的信任,从而使学生对其产生好感并加入,最后将其发展成为自身组织的一份子。再或者是雇佣一些校外社会人士,以秘密的方式散发传单和小册子进行传教。传教人利用种种关系,深入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并以交朋友、找老乡等方式与学生拉近距离,进而宣讲教义,传播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宗教意识形态。更有甚者,一些教员在学校周边秘密组建地团体进行传教活动。一些专门的传教人员在大学周边租住房屋,并将其改造成为进行传教活动的据点,并定期的举行教徒的集会活动,使得传教组织规模化、扩大化。

第三,互联网接触传教。一些宗教团体专门建立微信群、QQ群、网站、公众号等来进行传教活动。这种传播手段呈现出一种逐步上升的趋势,并且越来越成为校园传教的主流。在“你遇到过哪些传教方式?”的调查中,选择“网络传教”的学生为14人,占接触宗教传播人数的8%。宗教团体通过互联网、微信平台等向学生进行宗教意识形态的灌输与影响。调查显示,宗教团体人士专门设立网站开展相关教义的网络学习。大肆宣扬宗教的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刚刚步入大学生活,还未踏入社会的学生们辨别能力较弱,容易因为好奇心和兴趣被一些宗教教义所蛊惑与影响,继而对宗教产生好感甚至沦为信徒。

第四,偶然性接触。有5名大学生是偶然接触传教活动,如偶然翻看宗教书籍、游玩途中偶然遇到传教人士等。其中,因为校园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在校园内的地下传教活动和互联网传教活动应该给予一定的重视。

2.上海地区高校师生对于神灵与命运的态度

一般来说,宗教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对神灵存在与否的认知是宗教与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对于神灵的存在与否的判断不仅能从侧面反映出大学生的世界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透视出大学生的宗教倾向。在此次调研中,选择“十分相信神灵存在”的学生有145人,占受调查总数的15.4%,“比较相信”有96人,占受调查总数的10.2%, 二者相加总计达到25.6%;选择“不太相信”的有244人,占总数的26%。选择“完全不相信”的为455人,占48.4%。由此可见,不太相信神灵存在的同学接近80%,即使如此,仍有接近四分之一的大学生相信神灵是存在的。在“神灵或命运是否存在”这一问题上, 女生选择“非常相信”和“比较相信”的为169人,占总数18%, 男生选择这两项的共为71人,占总数的7.6%,女生的比例远高于男生,这一结果与高校学生参与祭祀活动的性别划分比例相一致。数据显示,女生去庙宇等相关场所以“祈福”的人数为143人,占总数的15.2%,而男生只有19人,占总数的2%,男生前往参与祭祀活动大多数是因为考试而前去拜神。因此可以得出一个这样的结论,相较于男生来说,女生由于天生的敏感性,其对于宗教信仰的作用尤其看重, 并且愿意相信神灵或命运这种外在的虚幻力量,而男生更愿意持有一种实用性的,无神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3.上海地区高校师生对于宗教的评价

对于宗教信仰的实质,认为宗教信仰是“无害的精神追求”的学生为488人,占全部被调查人数的52%;认为宗教是“高尚的精神追求”的为75人,占全部被调查人数的8%;选择“宗教是精神鸦片、封建迷信”的122人,仅占全部被调查人数的13%,其它为“不关心,不评价”。这就说明,高校学生对宗教信仰大多保持一种中立的立场,大多数学生认为宗教只是一种没有坏处的精神追求,至于排斥与否,并不重要。由此反映出上海地区大学生对宗教负面性认识的不足, 应当进一步加强教育与引导。

三、 结论与对策

(一)调查结论

1.宗教势力渗透方式多元化、隐蔽化和专业化

当下,宗教团体与组织对高校的渗透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宗教势力渗透方式日趋多元。宗教组织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在上海地区高校进行渗透,手段也进一步更新,他们除了在周末、宗教节日中以文体活动、慈善晚会等形式举办针对高校学生的聚会活动从而宣传宗教教义外,还通过学术研讨会、英语角等形式,在外语学习、对话中传播宗教价值观。同时,宗教组织善于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微信等现代电子信息通讯技术平台来进行宗教宣传。其次,渗透方式的隐蔽化。校园传教者一般都是受到宗教势力影响的在校学生,他们行动谨慎,以同学、老乡、朋友作为身份外衣,加强与校园内人员之间的联系。以各种聚会、生日宴会、互动学习为掩护。将传教过程细化于生活之中,潜移默化的向同学、朋友营造出一种信仰宗教的高尚行为。诱导同学、朋友接近宗教,邀请他们去教堂礼拜、集会等。最后,渗透方式的专业化。宗教势力对上海地区高校的传教人员都是专门组织和委派的专职教职人员,分工明确细致,再加上有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将在沪高校的宗教渗透活动依附在慈善事业中,相当专业化。

2.宗教信仰的地域性较强,受传统影响较深

高校师生的宗教信仰很大程度受民族因素的影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信仰具有浓厚的区域特色,如西藏籍贯的大学生一般受藏传佛教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多信奉佛教;新疆籍贯的大学生则多信奉伊斯兰教。其次,家庭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也是大学生信教的重要因素。例如浙江温州,二十世纪初温州地区的基督教信徒数量位居全国之首。当地有相当数量的教堂与信徒。事实上,一些温州籍的大学生从小跟随父母、外婆或者其他亲友经常性的出入教堂等祭祀场所,不由自主地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进而“继承”了父母的信仰,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基督徒[1]。这些学生大多是在父母长辈影响下被动接受了宗教,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强化宗教行为。因此,无论是受民族因素的影响,还是受家庭与社会环境的熏陶。这类学生自身宗教信仰的形成具备非自发性的特征。他们从开始参与宗教活动之时并没有经过太多的思考或是主观的选择,往往更多的是一种周围的潜在的力量去推动他们接受宗教仪式的洗礼。

3.信仰动机的非纯粹性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价值、利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而中国尚处于社会转型期、各项制度体系还未健全,功利主义价值取向逐渐抬头。再加上社会失范、道德滑坡现象层出不穷,整个社会陷入了信仰危机。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在精神生活方面仿佛也陷入了困惑。或是学业、或是生活、或是理想等等。进入校园后的种种不如意以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使得一部分大学生试图从其它地方寻求慰藉,抚平挫折、困难等带来的心理创伤及自身环境引发的孤独与焦虑,宗教这时候便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方面看,高校学生的宗教信仰具有非纯粹性,他们对宗教的信仰的需求源于解决自身的精神危机与情感危机。少部分学生甚至把宗教信仰当作麻醉自我的“精神鸦片”,以求醉心自我。有研究者将这种类型的信教者称为“功利信仰型”[2]

4.对信仰认识的模糊性

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什么是宗教信仰、自己是否有宗教信仰认识不清,误将烧香祭祀拜佛等迷信行为作为宗教信仰的外在特征,从而认为自己信仰宗教。其实这部分学生对于宗教的本质仍然不甚了解,对宗教典籍、宗教教义、宗教节日等宗教的外在表现形式了解很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我们常说的宗教信仰者。还有一部分学生表示自己信仰一类宗教,却从不参加宗教活动。这类学生所谓的信仰更像是受到兴趣所驱动,催人向善、充满人文关怀的教义,形形色色蕴含宗教文化的建筑物、雕塑、书籍、音乐、绘画作品以及宗教特有的神秘感吸引着他们。这种魅力像磁石一样吸引大学生趋向它,探索它,甚至皈依它。

当然,对于大学生的宗教信仰问题,没有必要谈虎色变,引发不必要的恐慌,但也不能高枕无忧,相安无事,始终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要常抓不懈。宗教信仰问题必须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与研究。在积极倡导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下,政府与学校应采取积极措施,普及宗教知识,给他们更多的关怀,鼓励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在敌对势力不断利用宗教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严峻形势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防止宗教渗透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清宗教渗透的现状、手段以及当前应对宗教渗透所面临的困难,应坚持宗教与教育分离原则,从具体国情和实际出发,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和无神论宣传,在习近平新时代宗教工作思想的核心理念“导”的基础上,积极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管齐下,积极抵御宗教渗透。

(二)对策建议

1.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和无神论教育

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既是适应新时代青年学生群体结构变化的需要,也是复杂国内外形势下保障高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需要,更是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需要。新形势下,高校应以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为应对宗教渗透的有利武器。在“课程思政”理念的大格局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通识课程、公共选修课和专业课程中应当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根据青年学生专业、年级和学科的不同特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利用专业课堂和思政课堂不断提高大学生辨别科学与迷信的能力,增强青年学生对宗教起源、本质、变化、功能、意义等的认知,在青年学生中开展无神论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树立崇尚科学、相信科学、追求科学的理念。通过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不断深入开展无神论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境外敌对势力利用传教进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灌输的防范意识,筑牢抵御宗教渗透的思想防线。

2.加强校园管理,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加强高校校园宗教事务管理已经成为各高校防范、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宗教渗透的共同认识。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历史与时代赋予的重任。加强高校校园宗教事务管理,一方面需要高校党政领导的重视,各级党组织承担宗教工作主体责任,形成党政分工明确、各部门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意识,做到工作有重心、监督有方法、管理有计划。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挥二级学院、外事部门、辅导员、学生组织、班干部的作用,建立上下一体,有组织、有联动、有合作的立体防御体系。在不断加强校园宗教事务管理的基础之上,利用第一课堂的知识传授和第二课堂的课外实践活动,积极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融入青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青年学生在课堂内外、生活学习中感知它、领悟它,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学生中的价值引领作用,将其作为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宗教渗透的坚实盾牌。

3.建立反渗透网络,积极抵御宗教渗透

宗教作为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社会功能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现实中应当用辩证的思维和观念看待宗教,正视其积极的一面,如精神寄托和心灵慰藉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应该区分正常的宗教活动和非法宗教渗透。在依法治国的框架内,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青年学生正常的宗教信仰,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引导宗教为社会主义建设发挥积极力量。针对境外敌对势力在高校校园内外开展的宗教渗透和非法传教,不能被动在发现、阻止、处理中反复循环,而应该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从校园内部开始,主动协调和联合校内各部门的力量在规范校园管理、整肃校园网络文化、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等方面出击,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氛围。同时,以校园为中心,以校园周边为外延,加强与统战、民宗、公安等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和信息共享,建立校园内外反宗教渗透网络,配合统战、民宗、公安部门处理校园周边非法传教窝点,保护学生人身安全,保障高校校园及其周边安全、稳定、和谐,积极抵御境外敌对势力利用校园周边非法传教窝点开展宗教渗透。


[1]任志杰:《温州地区大学生信仰基督教的成因与影响分析》,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1。

[2]汪慧,卫甜甜:《浙江省大学生宗教信仰实证研究》,《青年探索》,2012年第4期。

《在沪高校师生宗教渗透调查与分析[本文共5922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