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初探

时间:2025-03-29 07:26:08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初探[本文共9963字]

文章标题: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初探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是政府机构改革的产物,它既有企业单位的属性:自收自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又有事业单位的特征:[找文章到☆好范文 (http://www./)一

站在手,写作无忧!]服务性、公益性和知识密集性。企业化事业单位目前的现状是:经营靠政府和行业的照顾和政策保护、职工思想闭塞、分配与工作绩效脱钩,危机感主人翁责任感衰退、人浮于事,我们交通休养院就是这样一个典型单位。要改变这种状况,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使休养院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和法人治理的实体,就必须对其运营机制进行深化改革,其中用人制度的改革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

一、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用人观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是行动的指南。实践证明,思想观念陈旧,就不但发现不了人才,而且还会埋没人才。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转变观念,才能跟上时代潮流,适应形势发展,把休养院的事业做强做大,为此我们必须树立以下观念:

第一、先做人后做事的观念。企事业单位生存、发展的根本在于管人,管人的关键在于用人、育人,而管人、用人、育人的关键在于做人,先做人再做事。凡成大事者无不是心地仁厚、品德高尚之人,所以我们在用人和育人的标准上必须坚持先做人后做事的原则,并使之形成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建立一支“勤奋、严谨、务实、刚毅、拼搏、柔韧、献身”的高素质员工队伍。

第二、摒弃“唯身份”论,坚持能上能下的“唯人才论”观念。早在160多年以前,诗人龚自珍就用人问题,极力呼吁“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里的“格”,就是“身份、学历、资历”,科学人才观告诉我们,选人用人要不拘一格,甚至破格,反对唯资历、唯身份倾向。我们休养院的职工以“国营正式工”自居,小事不愿干、大事干不来、累活不肯干,还要拿超劳动报酬的高工资,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人心涣散、人浮于事局面,市场经济的市场规律要求我们:要生存要发展,在用人上就必须因工作岗位的需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并形成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破除以“四唯”(唯学历、唯资历、唯职称、唯身份)原则去挑选和使用人才,确立“能力导向”和“业绩导向”,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人才脱颖而出、充分施展才能的选人用人机制。

第三、破除与身份、职称挂钩,确立与岗位贡献相结合的分配观念。工资是对员工劳动价值和贡献的肯定和度量,以往,我们休养院的职工因为“国营单位正式工”的身份,无论单位赢利与否、亏损与否、个人对单位有否贡献,每年雷打不动长一级工资,结果每个职工每天都在混日子,使休养院毫无生机和活力。只有建立与工作岗位和绩效相适应的分配制度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创造性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人在休养院,心系休养院的生存和发展。在正式工和外聘员工两种用工制度并存的休养院,必须同工同酬,否则会滋养正式员工的惰性和非理性的优越性,使外聘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挫伤,还会导致人心涣散、离心离德,形不成合力和综合生产力,严重制约休养院的发展。

二、提高向心力,增强凝聚力

中国有句古话叫“人心齐泰山移”,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团结的重要性,在市场经济的今天,也是休养院发展和创造价值的人文环境。

首先,要培育自己的企业文化。一流企业做文化、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做资本;三流企业做产品、做项目。我们必须瞄准一流企业的标准培育出适合我们自己的员工文化,把“团结进取、奋发图强、超越自我、再创辉煌”的口号喊响,使休养院的员工有着共同的精神支柱、理想追求,人人、事事、处处为休养院着想,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让员工的群体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第二、增强用人的透明度,杜绝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在用人上要推行竞聘制,让有文凭更有水平、有职称更称职、有阅历更有能力的优秀人才在竞争中胜出,坚决杜绝暗箱操作、任人唯亲等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业有空间,努力营造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环境。

总而言之,我们就是要通过以上观念的树立和转变,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用环境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待遇留住人、努力营造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开创交通休养院的新未来!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初探》来源于,欢迎阅读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初探。

第二篇: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现状的调研报告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改革现状的调研报告

一、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的改革发展动向

一)、事业单位前期改革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经济等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事业单位的活力,国家对事业单位及管理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第一阶段为1978年至1988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探索阶段,主要对人事制度进行了改

革的尝试和摸索;第二阶段1988至1993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逐步推进阶段,主要改革了事业单位统一管理的模式;第三阶段1993至1998年,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全面推进阶段,主要是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配套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得到明确,部分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实行企业化管理(宜宾路桥公司属此类);第四阶段1998年至今,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加快推进阶段,主要进行裁员、推行聘用制度、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分配制度、健全人事监督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目的是激发事业单位自身的活力。

这一系列改革逐步改变了高度集中统一的事业单位体制及管理模式,将事业单位改革、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好的结合起来,幷初步改变了事业资源配置手段单一、事业机构效率低下等问题。20多年积极探索与实践,中国事业单位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事业单位的管理体系也由传统的单一管理体系变成了目前的形式多样、运行机制各异、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发展状况大相径庭的庞大的事业单位管理体系。表现在:

1、提出了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原则。1993年3月在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事业单位要按照政事分开和社会化的原则进行改革。1996年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出台的《关于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再次明确指出:事业单位的改革“遵循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的方向”。改革方向和原则的明确,有利于事业单位改革在目标导引下系统设计,在原则规范下稳步推进,从而提高改革的效率,降低改革的成本。

2、扩大自主权,转变经营机制。扩大、落实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改变事业单位财政供给范围与方式,转换事业单位经营机制,促使事业单位走向独立。主要措施:推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改变财政供给模式;转变经营机制。

3、引入竞争机制,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各类人才工作特点与成长规律的管 ……此处隐藏5226个字……遇从参保缴费之月起发放,之前待遇由单位负责清算补发。

今后国家和我省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省直事业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新规定的,按新规定执行。

二○一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第五篇:事业单位用人制度

公共基础知识第八章:事业单位用人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生产经营性事业单位的是(d)。

a.云南省政府经济研究中心b.曲靖市第一中学

c.云南大学d.云南日报社

2.我国第一大社会组织是(b)。

a.政府b.企业

c.事业单位d.军队

3.事业单位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是( c)。

a.利用先进的仪器b.利用专业的工作场所

c.利用科技文化知识d.利用体力劳动

4.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制度改革的关键是(b )。

a.加强事业法人制度建设

b.确立合理的分类管理制度

c.实行政事分开

d.建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制度

5.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a)。

a.政事分开b.转变政府职能

c.政企分开d.公平公正

6.我国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最为根本的管理体制模式是(

a.政府控制模式b.社会选择模式

c.市场管理模式d.企业化模式

a)。

7.事业单位管理职能中的首要职能是(d)。

a.政策管b.财务管理

c.登记管d.人事管理

8.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方针是(a)。

a.勤俭办事业b.依法管理

c.处理国家与集体的关系d.执行法律

9.现代事业制度的核心是(a )。

a.现代事业组织b.政府组织

c.多样化的组织模式d.健全的事业单位法人制度

1o.在改革传统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过程中,其最大的阻力来自于(

a.对利益关系的调整b.传统观念

c.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d.社会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非政府公共机构性质的事业单位有:(acd )。

a.社会科学界联合会b.各类大专院校

c.社会科学院d.计划生育协会

e.重要的医疗卫生单位

2.下列不属于具有生产经营性和能力的事业单位是:(ce )。

a.广播电视台b.出版社

c.图书馆d.应用性研究科研院所

e.博物馆

3.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有(abcd )。

a.地位与功能的政治化与非经济化 a )。

b.机构设置管理的行政化

c.坚持党的核心领导作用

d.职能范围的扩大化

e.体制动作的高效化

4.我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最基本的法律法规依据有(abc )。

a.《民法通则》

b.《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

c.《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

d.《公务员法》

e.《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条例》

5.下列关于我国现阶段事业单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bde)。

a.当前我国事业单位仍然主要承担着专业职能、政治职能以及社会职能三种职能

b.我国事业单位的行政化色彩仍然十分浓厚

c.从业人员已经高于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d.官办、官管、官养的特征没有发生根本的改变

e.举办主体在逐步走向多元化

6.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取向是事业单位管理的( abc)。

a.社会化b.法制化c.民主化d.科学化e.市场化

7.我国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主要目的有(q )。

a.确立事业单位的法人地位

b.规范事业单位的行为

c.保护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

d.强化对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

e.推进事业单位社会化

8.我国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体制是(ac)。

a.统一领导b.党的领导

c.分级登记d.分部门登记

e.简化登记

9.现代事业组织成立所须具备的条件是(q )。

a.依法成立

b.不以营利为目的

c.拥有独立资产

d.向社会提供公共(或准公共)服务或产品

e.拥有法人身份

10.事业单位登记管理中的监督管理具有的特点是( ce)。

a.严密性b.单向性

c.双向性d.超脱性

11.创新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包括(abd)。

a.创新人事管理体制b.创新财务管理体制

c.创新职称管理体制d.创新监督体制

e.创新职工管理体制

三、判断题

1.事业单位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为直接目的的社会组织。(c)

2.事业单位通过从事经批准的服务活动所取得的收入既可以用于本单位的再发展,也可用于管理层和职员的分红。(c)

9.政府是公共产品的唯一提供者。(c )

1o.事业单位行政化是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的一个主要特征。(d)

11.在提供公共产品上,现代事业组织与政府的差别之一是前者主要提供准公共产品或服务,后者则主要提供纯公共产品。(d )

18.当前我国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趋向是以“政府控制”模式来取代传统的“社会选择”模式。(c )

19.建立完善的事业法人制度对于实现事业单位所有权、经营权及监督管理权的分离并没有多大影响。( c )

20.政、事权责不分的状况会导致事业单位职能范围的扩大。( d)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2.b3.c4.b5.a6.a7.d8.a9.a1o.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2.ce3.abcd 4.abc5.abde6.abc7.abcde8.ac

9.abcde10.ce11.abd

三、判断题

1.×2.×3.×4.√5.√6.√7.×8.×9.×10.√ 11.√

12.×13.√ 14.×15.×16.√17.√

18.×19.×20.√

猜你喜欢以下相关文章: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后的会计管理方式探讨

关于企业化管理垢事业单位改制中运用《破产法》的思考

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体制依赖症”顽疾待解

山东省关于中央省属驻济企业自收自支和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用人制度改革初探[本文共9963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