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村干部队伍建设与管理的思考
村社区是我国最贴近人民群众的一级基层政权。村干部工作在基层一线,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者,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指挥者。当前随着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迅速发展,改革步伐和力度的不断加大,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旧体制的转轨合并,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群众思想观念的更新和变化,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如何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利益、保障社会稳定,直接关系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和执政基础的巩固。
从目前全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状况来看,可以概括为“喜忧参半”。喜的是,在脱贫攻坚和日常工作中,广大村干部表现出了能吃苦、敢担当、不计付出和回报,为群众脱贫致富、社会稳定、各项农业农村工作和社会事业的推进,做出了巨大贡献,这是主流。忧的是,乡村干部身处基层,处在各种问题和矛盾的焦点上,工作任务繁重,压力较大,村干部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存在差距以及面对脱贫攻坚的艰巨任务,还有许多困惑和不适应的地方。
一、角奎镇村干部队伍现状
截止2017年3月底,全镇26个村级组织,共有村干部206人。在这支队伍中,党员160人占77.66 %,妇女62人占30%,大专以上文化54人,占26.2%,中专、高中文化42人占20%,初中及以下110 人,占53.8%。18-29岁23人占11.2%,30-39岁46人占23.8%,40-49岁75人占36.4%,50岁以上62人占30%,平均年龄43岁。
二、村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村干部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影响村干部专心工作和干部队伍稳定。从县级范围来看,乡镇财政完全依靠县级财政,下拨的办公经费,维持乡镇的日常运转已属艰难,更难以抽出资金开展各项村级公共公益事业建设活动,乡镇项目看部门看领导,乡镇财政难以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有较大作,而各村社区的村级集体经济也无实质性发展。在此背景下村干部的津贴、补贴和种种福利待遇也就成了一张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从而增添了村干部思想的不稳定性,使他们难于专心地开展工作。
2、受压力型体制影响,村干部“权限”内外交困。村社区工作人员由上级任命和聘用,工作完成情况是衡量村干部工作实绩、决定领导升降去留的一项主要目标,这迫使乡村干部想尽一切办法完成上级部署的各项任务指标。造成了村干部以有限的财力和物力承担无限的责任和风险,致使村干部在群众面前没了底气,失去了号召力,从而常常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苦恼中严重挫伤了工作的积极性。
3、思想认识和管理体制上的缺位导致做群众工作和解决基层矛盾能力的弱化。做基层群众工作的能力不强,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项目推进被群众充分理解和接受也需要一个过程。尤其在群众法制观念日益增强的今天,村干部工作中的缺点和实施中的失误会使部分群众产生某种不满和失望,甚至失控情绪。这些都表明,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不仅要解决的问题更为复杂而且要求更高、难度更大了。所以切实提高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是摆在村干部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4、部分村干部工作能力不强,工作效率低。突出表现在:⑴部分村干部长期忙于事务性工作,对基本的党务政务知识,久而久之,造成思想僵化,眼界不开阔,思路狭隘。⑵大部分村干部重视对日常工作的完成上停留在应付上级的检查,局限于面上号召、动员、工作主动性不强。
5、部分村干部不安心甚至思想跑偏。有技术的在家创业或出门务工,年轻学历高的嫌一千余元的工资太低,年龄大的无法胜任高强度的工作……致使村干部选拔渠道变相狭窄,就出现了“家族式”村委会、“亲朋式”村委会、“残缺式”村委会、“家长式”村委会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就导致了群众对村干部的信任打折甚至不信任,也导致了部分村干部廉洁自律意识缺失,微腐败意识的滋生,尤其在国家各项惠民项目的实施中揩油现象的发生,甚至违法犯罪。
三、村干部队伍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1、村干部的思维观念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一是法治观念淡薄。随着依法治国方略实施,村民自治、治村需要由人到法的转变,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现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干部不能正确领会党的农村政策,执行中随意性较大,一些年轻干部不熟悉农村改革进程和政策,有的开展公益事业活动,不找群众商量解决,有的村务不公正,财务管理混乱,有的以权谋私,严重违法违纪等。群众意见大,影响很坏。二是工作方法简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拿不出新办法,找不到新门路,遇到了“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难题,工作打不开局面。
2、村干部的管理机制不健全不完善。一是缺乏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村干部觉得没有奔头,导致上进心和进取心不强,思想很不稳定。二是村干部管理中缺乏到位的监督和处理机制。有的村干部在参选前精神状态好,一旦走上村干部岗位后认为根基坐稳了就工作积极性不高,认为干多干少,干好干不好,都不影响个人利益,工作上拖得过去就拖,拖不过去的做上一两件。三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干部报酬偏低。特别是委员工作没有积极性,平时除有要事非得完成不可的外,大多数时间回家忙自已的,把村里的工作当作稍带活,农村工作基础薄弱。
3、村委会的过度自治和村党组织一分为二。个别村村干部强调绝对自治,异化村民自治权,村委会则发挥村民自治功能有余,不愿接受乡镇政府的指导、支持帮助和村党支部的领导,对乡镇政府不予支持和配合,甚至部分村干部站在了党委政府的对立面,影响党委政府的政令畅通,进而导致了少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关系不协调、合作不顺畅的问题,支书主任在工作上不配合、不支持甚至相互对立。
四、加强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加深对镇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认识。乡镇政权和镇村干部的战斗力、凝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民心的向背、事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人民群众就是通过镇村干部的形象来认识我们的党,通过乡镇政权的执政能力来判断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目前针对镇村干部的非议多一些并不奇怪。我们的党组织、上级领导及社会各方应该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和贡献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正面报道为主,多宣传先进乡村的典型经验和优秀村干部的先进事迹,让全社会都理解和支持乡村工作。而不是有了矛盾和问题就把责任往他们身上推。
2、加强村干部政治思想理论和农村专业技术知识学习。切实加强培训学习,努力提高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尤其在农村事务管理上要由依靠政策治理向依法治理转变。村干部要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知识。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并带领农民发展经济的本领。
3、偿试各村干部之间的交流使用,村干部交流是《干部任用条例》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村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对于村干部开阔眼界、丰富经验、提高领导水平很有好处。有利于消除化解村干部的各种不平衡心态。
4、建立完善激励机制,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建立完善逐级筛选机制。长远来说,在选举前,应自下而上地推荐出一定数量的后备干部作为“两委”成员候选人,逐级筛选确定“两委”成员候选人。尽可能把有能力、有魄力、会办事的人选上领导岗位。二是建立完善逐级选拔机制。村委会换届除选配妇女进班子外应重点考虑具有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的中青年和大学生,建立各村后备干部人选储备库,对广大群众公认、工作实践证明是优秀的村支书、村主任向社区交流使用。
5、严格科学管理,树立村干部良好形象。村干部队伍的总的状况是很好的但其中的少数干部也确实做了许多违法违纪,侵犯老百姓权益的事情,方方面面的评价、议论并不是空穴来风。因此,加强干部队伍的管理是建设高素质乡镇干部队伍的基本途径。首先,要建立健全制度,运用好约束机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民主生活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等,使对村干部的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同时还要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严密、细致的财务管理和政务公开制度,从源头上堵塞各种乱收乱支的漏洞。其次运用好今年县委对村干部绩效考核资金,建立健全考核指标体系形成激励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具体目标、奖惩标准,科学考核村干部政绩。并正确运用考核成果,对作风正派、工作能力强、群众公认的干部要敢于破格提拔到支书主任的位置上使用,真正实行“能者上、庸者让、优者进、差者退”。
6、减压减负,营造宽松环境。一是减压。对村干部林林总总的“一票否决制”,采取客观对待改变“一刀切”的责任追究办法。二是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强对村干部工作的正面宣传和报道,正确评价村社区干部,营造有利于村社区干部开展工作的宽松环境。
文档为doc格式